机电学科发展历程
机电工程学院自1980年开始创办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80年,这是机电学科发展的开端。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为南京市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性本、专科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系负责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从1996年设置的楼宇智能化专科专业不断发展,到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专业,2022年被立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成就,都体现了机电学科的不断发展进步。
机电学科教学发展
课程设置发展
在机电工程专业的教学方面,早期注重基础课程的设置,例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机械工程相关知识,以及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电气工程知识,还有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随着学科发展,开始向电力与能源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管理与创新设计等领域扩展课程内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业需求。
实践课程也不断丰富,从配体测绘、操作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等基础实践课程,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数控技术实训等更具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实践课程设置,反映出机电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目标发展
早期机电学科以培养具有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随着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机电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满足我国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例如在专业教学中,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完善的实验实践条件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多类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毕业后具有工作适应快、实践能力强的特色。
机电学科设备与平台发展
实验设备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有设备完备的机电工程实验中心,下设专业实验室15间,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设备总资产一千余万元。拥有三维检测扫描仪、大型3D打印机、高端机器人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中心面积一千余平方米,资产价值四千余万元,实验设备均为西门子公司、ABB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最新工业设备。这些先进实验设备的不断投入,为机电学科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学科研平台发展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拥有江苏省建筑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并且建设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门,体现了机电学科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的发展成果。
机电学科就业发展
机电学科毕业生就业领域不断扩展。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可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就业。
就业方向也呈现多样化,涵盖工程设计、制造、控制、管理等多个领域。例如数控机床技师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方向,他们负责机床的检测、维修、管理和运行等工作,这也反映出机电学科发展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相连,随着学科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方向。